2010年8月4日 星期三

阿嬷游岜里岛


快90岁的阿嬷,第一次到岜里岛玩。住在五星级的饭店里,我们之间有一些有趣的对话。
看到房里隔着浴室的两片式木门,我兴奋地摸着古朴的木纹,并推开那“开”式横条目栓。
不过,在我后面的阿嬷可有话说了。
“这房间木门不就跟咱家老房子的一模一样,有什么特别的!看,打开还伊伊啊啊的!"
“ 阿嬷,人家是复古啦!“
“复什么古,我们老家就有,花这么多钱做什么!“

" 哪有五星级饭店的天花板用稻草编的,就算在乡下,也没人要这么放了。“
“阿嬷,这是流行的环保。“
“环什么保?下雨还会漏水呢,你送给我我都不要。“

绿草如茵的饭店里,古树林立,由于岜里岛人多数信奉兴都教,对古老的大树大都有礼膜拜。夜里,走在园林中,夏风徐徐吹来,令人清凉畅快,老榕树的须条随风摇摆,更添几分景致。树丛里几盏夜灯淡淡的点缀着,就怕抢了大树的风采。

“哎呦!这饭店的设计师头壳一定坏了,哪有人把一盏盏的灯都放地上往上照。“
 ”阿嬷,这很有情调呢!“
 “我要是跌倒了,你还看有什么情调!真笨啊!灯都嘛从上往下照的,不是吗?“

饭店的房间里,隔着白色的薄纱窗帘可以看见游泳池,沁凉的池水召唤着客人。有些人则躺在池旁的躺椅上假寐。

“幺寿啊!这些阿逗仔脱光光在晒日头,你看你看,有没有笨?
“ 阿嬷,他们来巴里岛最爱的就是日光浴,晒得红红的才高兴。“
“真的呢!游泳池旁边的躺椅上都是,好像在煎白鱼一样!“
“阿嬷,我们也去煎...我是说我们也去晒太阳。“
 “我又没有吃饱撑着!“

 一生节俭的阿嬷,在巴黎岛逛街时,最常问的一句话是:要不要钱?
 
 “阿嬷,你刚不是要小便吗?“
 “要不要钱?”
 “要1000盾。”
 “吓死人,一千!“
 “阿嬷,合台币才3块而已,没关系啦!“
“你跟他讲,老人家优待不用钱啦!“
就这样, 因为阿嬷会念,所以有好几次在观光地方[火山湖、苏家瓦地、圣庙..等]上厕所时,我都偷偷的付钱,然后再跟阿嬷说——阿嬷,老人家真的不用钱呢!
“对啊!我跟你说,现在信了吧!“

  在餐厅里,每个人叫了餐后,都会再叫喝的饮料。

 “要不要钱?什么?红茶也要钱,土匪哦!“
 “阿嬷,这里的人习惯边吃边喝,红茶一杯差不多15块而已。“
 “我们吃自助餐的时候,那一桶的红茶随便你包,也没听过要钱。我不要,不要帮我叫哦!“

  在库塔海滩上,阿嬷的脱鞋进了沙,看起来有点儿不悦。

 “没事跑来踩沙子,这里有什么特别的?“
“阿嬷,这里的沙子很有名哦!晚上还会发亮呢!“
“哎呦!你看,竟然有人穿着三角裤在外面走路。“
“阿嬷,那是泳衣啦!等一下她们跳进海里就很方便。“
阿嬷望着一扭一扭的外国泳衣客,摇摇头啧啧称奇,“幺寿哦!说这样很方便,给我骗!”

去岜里岛当然不能错过美丽的金巴兰沙滩。 傍晚的沙滩上,已经守候着许多观光客,准备边看落日,边啖美食。月牙般的白色沙滩,伴着蓝色轻轻拂动的海水,加上天边落日的七彩变换....

"啥---米!我们要坐在沙滩上吃晚餐?”阿嬷显然没有被美景迷住,她只看到脚下的沙子。
“阿嬷,观光客来都要在这里吃海产,又新鲜又特别呢!“
阿嬷几乎是惦着脚尖走到我们要的餐桌旁,然后不太高兴的坐下来。
叫完了菜,我们环视四周的美景,夕阳很快就落入了海里,留下天边一抹亮橘。
“你看,天暗了,等会儿看怎么吃饭!“
“阿嬷,不用担心,他们会准备浪漫的烛灯放在桌子上。“
沙滩上的客人越来越多,每家餐厅的厨房传出阵阵的白色烤烟,顺着风势吹到了每个人的眼里。
“阿嬷,有风哦,好舒服!“
“舒服个头,烟熏得我直流眼泪。“
“阿嬷,你看隔壁都坐满了,好像都是台湾来的哦!"
"怎么会有这么多傻子,正常的餐厅不去,来这种地方,什么必来之地,骗肖仔!“

我的阿嬷,就这样跟我玩了3天,可怜她了,这么大的岁数还让我带着趴趴走。最后一天在机场等飞机时,她可能太累,坐着就睡着了,然后像孩子般躺在我的大腿上,我轻轻的用手环抱住她,小小的身子,黑卷的头发(当然是染的),身上有着一股淡淡的清香。
  “阿嬷,你好好睡,飞机来了,我再叫你。“
  “蛤!你说什么?”
  “我说,”我清了喉咙,稍微放大了声音,“你好好的睡,飞机来了,我-叫-你。“
  “要死了,你讲这么大声干嘛!“
  这是我的阿嬷,可爱的阿嬷,期待跟你再次旅行,要长命万万岁哦!

2010年4月6日 星期二

老妈说


夏日炎炎,窗外的草地上,老妈种的小白菜精神抖擞地挺立着。 老妈每天两次浇水,当她穿上后花园的拖鞋,我就会喊着:“要去巡田了哦!“ 她听了会回眸给我一笑,然后走进阳光里。

这一天,我拿出了一瓶染发液,准备跟她一起染发。我们搬出了小椅子,就坐在后花园的阴凉树下,我先帮她染,然后剩半瓶她帮我染, 凉风徐徐,被染的人闭着眼睛享受这片刻的幸福。老妈突然跟我说:“人啊!活着要懂得知足,你知道这个道理吗? “

 我边帮她梳匀头发上的染药,边回答说:“知足就是要知道自己的脚穿几号,因为足就是脚啊!“

 “我听你在放屁!“老妈回过头来呛我。 

 “诶!不相信,我是老师耶!“

 她满脸狐疑,看来有被我唬住,每次只要搬出“我是老师”这句话,她总要相信个几分的。

 “你看嘛!你知道了自己的脚几号,就不会穿到太大或太小的鞋子。“

 她歪着头,期待的听着:“然后呢?"

 "穿了太小的鞋子,脚就会痛;穿太大的鞋子,空隙太大又不好走,所以知足了,就不会给自己找麻烦,明明就脚大,穿个小鞋折磨自己,要不就没那个尺寸,穿大鞋在那边兜不拢。“

 ”我知,我知,就是那个没那个屁股又爱吃那个泻药,对不对?“

 咦!怎么会跑来这里,不过也没关系,是的,我们一定要知足!这是我妈说的。

2010年3月22日 星期一

(一)我在马路上

住在印尼十几年来,路上的交通始终都是令人头痛的问题。当然,在世界各国,塞车、抢道、不守规矩。。。比比皆是,而在这儿,还真有些不同。

为了解决塞车问题,这儿的马路规划了很多倒转路口,所以,本来从甲到乙很近的马路,可能必须倒转了好几次才能到达目的地。不过为了交通顺畅,这么做确实有达到效果,不过也让我们平民百姓多浪费了油钱与时间。

最令我不可思议的是多的吓人的摩托车,没有摩托车道可以行驶的骑士们,个个功夫了得,时而在左,忽而在右,在汽车车阵中前后地穿梭。 因此,在停红灯时,若有辆摩托车正好停在汽车司机座旁,对着玻璃检查牙缝或挖鼻孔,就不足为奇了。有一回,我正在停红灯,冷不防的被一个趴在窗玻璃的小朋友吓一大跳,他显然想透过黑色玻璃看里边,一个这么近的脸就映在玻璃上,相隔不到几公分的我魂差点儿飞了。
由于机汽车排放废气,马路上空气品质实在是很糟糕,在台湾,几乎人人戴上口罩自保,不过如果卖口罩的人也想在印尼这儿做生意的话,肯定会赔到破产。这儿的人难道不怕脏空气吗?他们当然怕,只是,他们都是用男人手巾折叠后,就绑在脸上充当口罩用,找了几个人问后发现,原来,手巾热的时候可以擦汗,平时放在口袋里,骑摩托车时可以当口罩,当天就清洗,隔天换上新的一条,干净又卫生。这种说法很有道理,在台湾,可能没有人天天洗口罩,这手巾遮连可略胜一筹了。

2010年3月18日 星期四

老妈来上学




  不识字是妈妈今生最大的痛,她之所以没读完小学,除了因为生活环境不允许外,她自己懒惰学也是一大因素。上飞机前,我很严肃地告诉她,


 “待会儿你的文件上你得自己签名,还记得怎么写吧?" 她睁大眼睛,对我摇摇头。


“ 没关系,我是老师,我会教你的,不过,你要 好好学,不然,移民局如果叫你当场签名,你就完了。“天啊!老天爷看我吓唬自己的老妈,不知道会不会惩罚我。


  也许因为压力,在飞机上她很快就学好了名字,不对,应该是名字里的一个字“秀“。她全名是“曾秀銮“,聪明的她竟然只选了简单的“秀”字。


  “先学一个字哦!慢慢来。“这个人竟然跟我讨价还价。


  “好吧!这个字很容易,跟着我写,来,头发一丿,大树一棵,下面十三。“


   粗粗的手握着笔,她歪着头,小心翼翼地在落地文件上签下了“秀“,然后对我一笑,等待我的赞许。


  “妈,你没有读书真的很可惜,等到了印尼,我每天教你一个字好不好?“


  “好是好,可是妈妈老了,学了要干吗?“


  “妈妈你呀!就是懒得学,不然,我们学英文或印尼文,随你。“


  “我会被你害死,我的血压升高了啦!“


   于是,我们开始上华语课了,老妈也算是我对外华语教学的学生之一吧! 




  

2010年3月15日 星期一

mamaniya!--妈妈你呀!

最近看到了电视广告“机场阿妈“,我想到了我的宝贝妈妈。十几年前,我在雅加达生第一个女儿时,她也风尘仆仆的从台湾来帮我做月子,不过,毕竟两个完全不同的环境让她无法适应,加上语言不通,她在第二个星期就想回台湾了,我还记得当时她说的话:“女儿啊!做月子是女儿最重要的一个月,妈妈应该陪你才是...可是....唉....反正我先回去了,你要听话,做完完整的月子,知道吗!“那时,不识字的她勇敢的来去,而不体贴的我,也没想到她可能会像机场阿妈一样遇到困难,现在想想,真对不起这个老宝贝。
 妈妈很年轻时就生下了我,所以现在我们的关系不像母女,倒像两个姐妹。最近,她的体重超重,血压超高,寒冷的冬天让她一点也不想动,独居的她,整天躲在棉被里,我决定回台湾把她带到雅加达“避寒“。
 
出发前,先替她备好长期的药,准备长期“抗战”,医生调侃我说:
“我看她的个性不到两个星期又跑回来了,你不用带这么多药啦!“
然后,他又顽皮的对妈妈说:
“阿桑,你去印尼要按时吃药,不然昏倒了上电视,人家知道我的病人在国外昏倒,我就出名啦!“

妈妈要出远门,心思细腻的妹妹提醒我:
“妈妈会晕车,别忘了坐飞机前先让她吃晕车药。”
”我买的米麸,叫她每天早上吃....还有每天要量血压,记下来回来医生做参考。“

离开台湾的那一天,由于还要到台北转机,所以等我们回过神来可以聊天时已经在到雅加达的班机上了,而精神奕奕的她,在吃完了整个餐饭及喝了一杯红酒后,我才记起来---早上没给她吃晕车药。幸好,她完全没想到晕机这件事。我们平安的抵达了雅加达。 “热啊!“她下机的第一句话。
“热好,待会流了汗,你才会健康。“我安慰她,“今天开始,我们要魔鬼训练---不勇壮,不回乡。“
“你是以为我来当兵的吗?我来避寒的呢!“我带着她迎向36度的艳阳。加油,老妈!

2010年1月18日 星期一

谈猪

教华语的时候,我喜欢以图示法来加强学生对汉字的了解,经过了图画的演绎,学生除了更加有兴趣外,也比较不容易忘记。因此一些象形字像象、鸟、马、羊、牛..等对学生来说,学过了就会印象深刻。而教“家”这个字时,很自然就在黑板上画上一个简单的房子,上头还有个烟囱,里面就摆上了一头可爱的猪,这时问题就来了。注
“老师,为什么“家”里面有猪?”
“老师,中国人是不是特别喜欢猪?”
“老师,猪不是很肮脏吗?”
“老师,我确定造中国字的人一定不是回教徒。”……
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着,其实这个讨论点并不在我的设计教学之内,我只是要教“家”这个汉字,不过这也让我得到了一个经验:在印尼教华语,对猪的问题可能得特别小心,否则会引起不必要的争执。
猪,是中国人旧社会里最重要的肉食,家里没有钱是养不起猪的。它并不娇弱,只要给吃给喝,就能长得浑圆肉厚,过年过节时就能派上祭祀的用场,猪只的大小与供奉人的心意成正比,所以虔诚的中国人对上天的敬意在供桌上表露无疑。祭祀完了,肥美的猪从耳朵、脚、内脏到尾巴,当然是全部进了人们的五脏庙。无论是白切、煎炸、红烧、烧烤怎么做怎么好吃,一时当然吃不完整头猪,在没有冷藏工具之下,人们利用头脑,把吃不完的猪肉盐腌,就成了可以储存的腊肉,家里没有大事贵客,这腊肉是不上桌的。猪这么完整的奉献给中国人,所以,“家”里头放个“豕”字实在当之无愧。
问题是-我们不好在印尼这个百分之八十都是回教徒的地方说猪的事,回教徒不吃猪肉,这是谁都不能破坏的规矩,因此我也入境随俗,虽不至于禁吃猪肉,但是少买少吃倒还可以做到。
在印尼,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佣人,我也不例外,从嫁过来后,一直享有台湾家人最羡慕的福利。几个佣人跟着我几年来,和我形同家人,对猪肉的反感超过我的想象。猪肉对她们来说是很肮脏的东西,别说吃了,连碰都最好别碰到。所以,家里有煮猪肉的时候,从买、煮到清洗煮肉的锅铲,通常是我自己下手,因为将心比心,不作为难别人的事。
最近大家谈猪色变,因为猪流感已代替了前几年的禽流感,造成了不少地区的群聚感染,佣人看到电视里的新闻,关心地说:“太太,最近不要吃猪肉了,会得猪流感,你看电视里每天都有报导。” 想到猪在印尼本来就不受欢迎,看来这种动物肯定要惹人怨到不得翻身。
中国的十二生肖是教华语必上之课,关于天神选十二生肖的故事总会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,他们会在上完课做课程的延伸,讨论同学和家人的生肖。
“我是马,你是什么?”
“我是猴子,我爸爸也是马。”
这时课堂上可热闹了,各种生肖都跳出来了,不过我发现,印族的学生如果正好碰巧肖猪的话,可能会不太舒服,闷闷不乐之情溢于言表,我得赶快解释生肖只是中国年份的一种代表,十二年一轮又方便又好记,并没有好坏之分,希望能让他们释怀。
  说到肖猪,中国人倒是很少抱怨的。我的先生属猪,他常说他是一只山猪,爱在大自然里乱窜,停不下来。他谈得来的朋友好像也都属猪,他们都有着埋头苦干永不认输的共同点。农民历里每年都有各生肖的流年,风水轮流转,每个生肖好坏运都会轮到。肖猪的名人很多,中国运动名将刘翔、美国国务卿希拉蕊、前新加坡总理李光耀、名作家海明威都属猪,所以行行出状元,肖肖生长才,肖猪不见得就不会成为家喻户晓的有用之人。
科学家指出,其实猪不但是爱干净的动物,而且智慧并不低,这可颠覆了人们对猪的传统印象。目前医学科技也利用了猪基因的接近性,开发研究以猪胚胎细胞帮助人类治疗疾病,据说效果显著,因此相信不久的将来,猪可能不只是可吃的动物,更是可以延长人类寿命,减低病患痛苦的大功臣。“人类身体里有猪”这样的话,或许到那个时候就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了,希望猪儿们届时能摆脱人类赋予的刻板印象,从此可以抬头挺胸。 
注:豕是猪的本字。